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在職場上摸爬滾打的你因為什么事哭過?上個周五,我們向大家收集了有關眼淚與職場的故事:

問題1. 在職場上你為什么事哭過?

 

問題2. 現在回想起來,你還會覺得難過嗎,你覺得當時的眼淚值得嗎?

 

后臺眾多的留言中,一位醫生(@小緬大夫)的回答是:

 

患者放棄治療。會。值得。

 

我們幾乎能從這九個字里感知到醫生這個職業的殘酷與無奈。

 

當然,這并不是唯一戳心的回答。

 

我們梳理出了以下這些故事,這些真實的故事,有的惹人心疼,有的令人動容。

 

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在其中看到自己、看到周遭的人與事。

 

01

“我瞬間紅了眼眶

但是沒哭”

 

@呦呦:

 

剛畢業那會,因為做人說話太耿直,無意中得罪Boss,被掃地出門…

 

借住值班室一周,白天投簡歷跑面試,晚上發呆的時候都不敢難過不敢哭,害怕自己就此崩潰到放棄。

 

帶著身上最后的20塊錢去復印一份簡歷,老板給了六份并對我說:

 

姑娘,你在我這復印三天的簡歷了,這些都送你啦,好好找工作,一切都會好的。

 

我瞬間紅了眼眶,但是憋住沒哭,因為下午還有面試,我就給老板鞠了一躬,說了好幾個謝謝。

 

領到第一個月工資時,買了個蛋糕去送復印店老板…

 

結果被告知,復印店交不起鋪面費,關了。

 

又哭一次。

 

02

“人生第一次

馬路邊哭到不能自已”

 

@Carol:

 

因為粗心,算錯了新產品成本,直接把盈利的訂單變成了虧損。

 

我哭是因為覺得很對不起大家,大家辛苦做的所有努力,都因為全白費了,而且還要因為我付出更多。

 

@Lucy:

 

畢業三年了,就近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是去年的某月,因為一份通報大哭一場,人生第一次在大馬路上邊打電話邊哭到不能自已。

 

那會加班做了份報告,記得很認真的對了從頭到尾看了不下三遍,結果名字卻寫錯了。報告發上去后,接到直屬上司的電話,被狠批了一通,說我不認真。

 

掛掉電話趕緊修改,不知道為啥眼淚汪汪地直流下來。

 

其實我不是因為挨批而流淚,只是覺得對自己有點失望吧,這是對自己沒有能力改變現狀的一種發泄。

 

03

“眼淚不代表軟弱

也許是因為自責”

 

@心若放晴,何懼風雨:

 

因為自己技術水平和經驗尚淺,導致公司下面網絡業務中斷,主管凌晨爬起來幫我處理問題。

 

問題出現后需要落實責任,我一個實習生沒辦法扛起,所以監督部門就讓主管背鍋。

 

看著主管深深的黑眼圈,頭發凌亂,精神很憔悴的樣子,自己心里很自責,甚至無法直視他。

 

在上完12小時夜班回家的路上,眼淚實在忍不住就流下來。

 

眼淚并不代表我軟弱,只是感情宣泄的一種方式,內心感情緊繃到一個極致就會大哭一場。

 

回首自己工作中所走的路,一步一腳印,沒有捷徑,沒有退路。路沒有好壞,愿你我在職場一路前行,加油!

 

04

“如果當時不流眼淚

心里大概會發大水”

 

@水:

 

主導忙碌了大半個月的活動,每天加班,不能準時吃飯以致于瘦了四斤。

 

到了活動最后一天,老板因為一個主講人自行調整場地(但其實可以及時協商修正)的事情大發雷霆罵了我一通。

 

罵完之后他卻只當這一切沒有發生過地樣子,跟我笑嘻嘻地繼續商量別的事情。

 

晚上聚餐,老板宣布了另一個在活動中做輔助工作的同事晉升和一個新來的銷售與其他經理層赴國外旅游的消息。

 

疲憊而心累的我基本沒吃什么東西,回去的路上沒忍住眼淚。這半個月仿佛就是一場玩笑。

 

現在想起來還是會有點難過,因為我對項目和公司投注了感情,付出了心血,卻并不被珍惜。

 

我想,如果當時不流下眼淚,心里大概會發大水。

 

@楊有有Jasmine:

 

記得一次領導請我們這種小白吃飯,主管告訴我不需要我去。

 

回家的公交坐到一半,同事發來消息說領導問我咋沒去,讓我現在就去。我就奮不顧身下了車。

 

哈爾濱的冬天格外的寒冷,趕上出租車罷工打不到車,手機一凍就自動關機。總之一路坎坷的最后找到了地方。

 

話沒多說,我坐下來直接干了二兩半白酒,瞬間直奔廁所狂吐。

 

邊吐邊想邊哭自己工作的不順。根本停不下來。

 

05

“異國他鄉的寒冬里

一袋包子溫暖我的心”

 

@陳娜:

 

氣溫很高,晚上熱到睡不著,躺下只能睡兩三個小時,還是在滾燙的硬床板。

 

醒來一身汗酸味,沖涼時蹲在廁所哭卻流不出眼淚。

 

如今再看,還是會難過,只是這些都值得。

 

做完那份工作,我存夠了學費。

 

@Culex:

 

坐標加拿大,畢業工作的第二年,元宵前夜, 漫天暴雪。

 

下班前公司唯一的華裔經理偷偷塞給我一袋自己家做的包子,說我最近又是加班又要忙著考職業資格,很不容易,全公司也就我一個海外背景沒有家,希望能幫我一點是一點,至少能省點時間學習。

 

當時我就淚奔了,在國外還是自己人心疼自己人。

 

當然回憶起來還是會難過,畢竟孤立無援,畢竟佳節異鄉。

 

但是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后來的這一年我努力考下了職業資格證,也不忘自己的初心,回國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也很感激那位華裔經理,讓我獨自在異鄉感受到了溫暖。

 

 

寫在最后

 

看過了這些眼淚與職場的故事,相信每個人都會深呼一口氣。

 

我們欣慰地發現:

 

大多數人都不再難過,而幾乎所有人都覺得當時的眼淚值得;即使回想起來還是如鯁在喉,但多數人,已經學會了感謝經歷。

 

從大家的傾訴里,看到了百樣職場——冰冷的、不公的、殺伐之聲振聾發聵的,也有溫暖的、包容的、催人奮進陽光般溫暖的。

 

職場和眼淚,不是不能并存。甚至很多時候,正是眼淚,給了我們繼續行走的力量。

 

不論你身處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從業于傳統行業或者新興產業,也不論你是公司高層還是實習生、職場新人抑或職場老兵,希望每個人都能在眼淚中獲得成長。